Search

【#馮垂華:為何大馬羽球選手多是華人?🇲🇾 🏸️】
.
東京奧運的羽球男雙頒獎典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馮垂華:為何大馬羽球選手多是華人?🇲🇾 🏸️】
.
東京奧運的羽球男雙頒獎典禮上,除了備受矚目奪下金牌的 #麟洋配 組合,另一邊拿下銅牌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男雙組合。身為羽球傳統強旅的馬來西亞,過去在奧運羽球賽場上共獲得 3 面銅牌和 6 面銀牌。然而,從過去至今的羽球選手名單,不難發現馬來西亞羽球選手中華人佔明顯多數,不僅令人好奇:大馬羽球選手多是華人嗎?
.
根據馬來西亞羽球總會名冊,目前國家菁英選手 8 人中就有 6 人是華人。加上國家後備隊,羽總成年選手中華人佔比就超過85%,初級選手(junior group)中華人佔比81%。如此看來,華人不僅在羽總球員中佔多數,且遠超乎馬來西亞當前族群人口比例。問題是,馬來西亞國家羽球隊的族群差異從何而來?
.
要探討羽球隊的「族群差異」涉及各種複雜因素,包括族群居住空間、家庭、社經地位、文化等,本文雖未能完全解釋此現象,但希望藉此協助回溯該國族群不平等的根源,同時協助理解其他運動項目或場域(如經濟、教育、政治等)中族群區隔的原因,挑戰現有的族群偏見及歧視——例如,羽球是「華人」的強項嗎?這當中是否有跨族群的另一種想像或未來發展性呢?
.
#羽球 #羽球男雙 #東京奧運 #奧運 #馬來西亞 #族群 #李宗偉 #badminton #TokyoOlympic #Tokyo2020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